“梯度转型”撑起“智造”大格局
——省市党报记者眼中的“常州智慧”
常报全媒体讯 “GDP增速全省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全省第三”“工业投资总量和增幅均创苏南第一”……
这是常州上半年的成绩单。
常州市委书记费高云说,经过近五年负重前行,从“工业重镇”到“智造名城”,常州已经走完“最艰难路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已经五年。五年来,常州,以“平常之心”看淡城市间的争“名”夺“利”、浮躁喧哗,沉住气、静下心、埋头干,集中精力抓项目抓产业抓创新,走出了转型升级的“非常之道”——
从小企业,到大项目,再到产业链,常州的转型是立体的、多维的、全面的,“梯度感”十足。常州市发改委主任汤如军说,这种“梯度转型”,不仅创造了“过往精彩”,更为未来注入了澎湃动力。
集聚创新发展的“轻骑兵”:
218个行业冠军个个“低调有内涵”
五洋纺机下属艾诗丽有限公司智能服装车间。纱线上机10多分钟,一件成衣就做好了。“做衣服像3D打印一样快捷。”
虽然这只是一家年产值过亿的成长型企业,却在双针床经编机市场全球排名前3,产品用到了“天宫一号”上,是名副其实的行业“隐形冠军”。
放眼全球市场,每三部正牌手机中,就有一部手机的受话器、扬声器、马达来自全球最大的声学元器件制造商——常州瑞声科技。
中简科技不但研发出填补国内空白的碳纤维技术,还建成了中国第一条年产300吨的国产ZT7系列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成为中国航空航天领域国产ZT7系列碳纤维的唯一供应商。
在常州,有这样一批企业,他们不显山、不露水,远离世界500强喧嚣,日复一日地潜心创新、执着攀登,牢牢占据着行业显赫地位,被称之为“隐形冠军”。
这个群体的规模,最新数据是218个,有230多种产品的销售位居全国前三甚至全球第一。
转型升级≠转行升级,既要无中生有,更要“有中培优”。面对高校资源稀缺、本土科研力量薄弱的现实,常州借鉴深圳虚拟大学园做法,把国内科研院所、高校科研力量引入常州,建设以科教城为主体的创新平台,与全市9万家民营企业实现“无缝对接”,创建了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常州模式”。
统计显示,5平方公里的常州科教城,已经集聚科技人才1.8万余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62人,省“双创人才计划”72人,入驻科技企业近2000家,近4年来园区科技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35%。
2015年1月29日,“中国以色列常州创新园”揭牌,中国与以色列第一个创新合作实验区正式启动建设。短短两年,“创新园”已经集聚了以色列项目56个,先后成立了中以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平台、两国合作技术转移平台等,构建了完善的服务体系。
如果说以色列的企业善于把0变成1,常州人的梦想是把1变成1000,变成10000。常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称,“隐形冠军”是创新发展领域的“轻骑兵”,“冠军”越多证明中小企业的活力越强,“经济细胞”越健康。
组建支撑增长的“炮兵团”:
大项目招引 年年有突破
7月10日,北汽集团、康得集团联手,在常州高新区打造新能源汽车碳纤维部件及车体研发生产基地;
6月19日,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总投资超百亿元在溧阳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此前,擅造乘用车的北汽集团整合常州黄海大中型客车、校车和新能源客车等产品,优势互补打造华东整车基地。
截至目前,常州已经先后引进东风、金坛汽车、北汽新能源、车和家、上汽大通等6个整车项目,形成乘用车与专用车互补整车产业链,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达270多家,产业链产值近千亿元。
没有转型的增长,是不可取的增长;没有增长的转型,是不成功的转型。能够一揽子满足“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四重需求,优质大项目是最好的选择。引进一个龙头项目,就能形成“炮弹效应”,“炸”出一片关联企业。
过去五年,常州每年一个主题,从“重大项目推进年”“重大项目突破年”,到“重大项目深化年”“重大项目提升年”,一直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放手,攻坚克难、奋力突破、久久为功,干出了重大项目建设的新精彩——
五年,累计推进省重大项目111个,年均20多个。投资总额从2012年的1043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1991亿元,增长了90.9%。今年,常州共有29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其中,15个产业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83亿元,投资额在全省各市中排名第一。
五年,累计引进众泰汽车、瑞声手机3D玻璃、时代新能源动力及储能锂电池、北汽集团常州产业基地、中兴能源云计算华东基地等重大项目51个,其中超100亿元或10亿美元项目10个,超50亿元或5亿美元项目22个。
五年,累计推进市重点项目766个,平均每年超过150个,完成投资3064亿元。
逆境图强,短短几年时间,常州完成了重大项目的撑杆跳。
深化改革到不到位,作风建设好与不好,大项目的引进与培育是最直接考量指标。“看上去再美的改革,企业不认可又有什么意义!”务实的常州,一直围绕项目建设抓改革、抓作风。
“常州干部队伍的精气神有了质的飞跃。”费高云的这句结论,是广大党员干部在项目建设战场上自己“拼”出来、“赢”出来的。
构筑常州智造“集团军”:
“十条链”拉高 产业整体竞争力
7月6日,世界石墨烯创新大会在常州召开。
6年前,当大多数人还不知石墨烯为何物时,常州以敏锐的眼光抓住机遇,布局落子,相继建成中国石墨烯科技产业展示馆及全球首家专业从事石墨烯研发和产业化的新型研发机构——江南石墨烯研究院;今年5月,西太湖畔,常州石墨烯小镇正式成为江苏省首批省级特色小镇。
截至目前,常州集聚了石墨烯相关企业超过100家,占了全国石墨烯关联企业的半壁江山;先后创造了全球首条年产3万平方米石墨烯透明导电膜生产线、全球首款石墨烯手机、全球首款智能发热服等10项全球第一。2016年常州市石墨烯相关产业产值达到21.8亿元,增长32.2%。
今日常州,“东方碳谷”已成为一张新名片。“十三五”期间,常州计划在石墨烯领域集聚300家以上企业,100个以上人才团队,产值超过300亿元,打造成中国石墨烯原创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集聚示范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高地。
产业是发展的“动力源”。
2013年,常州首次提出“十大产业链”建设,举全市之力打造含“三车四新三智能”(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农机和工程机械、太阳能光伏、碳材料、新医药、新光源、通用航空、智能电网、智能数控和机器人)在内的十大产业链。
三年后,十大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比重提高了5个百分点,其中,农机和工程机械、太阳能光伏产业和智能电网3大产业的产值均已超500亿元。
今年6月底,常州“升级版”十大产业链出笼,将先前的“三车四新三智能”升级为“五新三高两智能”(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及生物技术、轨道交通、航空装备、节能环保、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电网)。升级后的新一轮十大产业链,仅今年上半年就完成产值2429亿元,同比增长14.4%,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幅,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40.2%。
目前,常州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智能制造体系,石墨烯、机器人、光伏组件及特种电缆等产业成为区域标志和新增长极,重构了常州的生产力布局,擦亮了“智造名城”的名片,成为苏南产业高地上的一道独特“常州风景”。
侧影
科教城,添加“智慧酵母”
常州的创新元素看哪里?记者在常州科教城寻找答案。2002年启动建设以来,这方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天诞生一家高科技公司,新增4件授权专利。媒体采访团在此发现了常州的创新“配方”:给制造业加上“智慧酵母”,一个全新的世界便款款走来。
常州科教城内的江苏中科院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里,藏着一批“黑科技”:世界著名机器人专家、日本千叶大学特别教授野波健藏的无人机飞控芯片项目,就像是无人机的身份证,可以向地面发送身份识别信息。美国GE前高管彭志学博士的3D金属打印技术,就像一个医生,可以智能修复铁轨、机器设备上的伤口……
江苏中科院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忻说:“江苏中科院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成立3年来,我们吸纳全球高端资源,在此打造了5个高端研发与产业化团队、8个公共平台、40家高科技企业。”
科教城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园区以应用研发与市场集成为基点,围绕“智能、设计、信息”三大先导产业,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截至目前,园区科技人才总数已超过1.8万人,入驻创新型科技企业近2000家,近4年来园区科技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35%。 南京日报记者 张 希
金乡邻,凸显“比较优势”
从文化渊源到产业布局,常州和无锡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而地理位置上的相邻相融,又让他们多了份“金乡邻”的亲切感。
在常州五洋纺机智能化经编生产车间,智能制造以出神入化的手法,刷新人们对传统制造的认知:纱线上机,成衣下线,工序简化,效率提高;无锡海澜集团的智能裁衣,则异曲同工,两者各有千秋。
在西太湖石墨烯产业园,看着高科技让世界变得越发奇妙,眼睛则紧盯着地图上我国石墨烯产业的分布地图,无锡、常州赫然入列,新兴高科技产业,常州无锡携手同行。
阳光产业,是两座城市的共同追求。天合在光伏产业最低谷时,依然葆有对创新研发的投入,借创新之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电池转换率、拓展民用市场,终于走出产业困境,迎来发展新机遇;而无锡也同样在坚守中迎来了产业春天。智慧能源领域,常州无锡共同掘金。
一首产业强市交响,常州篇铿锵激昂,无锡篇亦有华章。智能制造、智慧能源、山水颜值……这些名词,正成为两座城市发展新音符。在“两聚一高”指引下,共同演绎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高潮篇章。
无锡日报记者 单 红
十个亿,打造“智能车间”
位于常州市武进区的五洋纺机生产车间颠覆了大家对传统机械企业的既有印象。偌大的车间里只有三五名工人,没有机械轰鸣,高度智能化的装备在低噪音状态下悄然工作着。
公司董事长王敏其指着一条流水线说:这里1台6吨位智能装备+一个经编机关键零部件连杆+一些软件+一些刀具和工件,就替换掉了10台机床+30名工人+30多个工序。“智能车间的最大优势就是降低劳动强度,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档次。”
五洋纺机这个智能车间从2014年开始打造,三年投入接近两个亿,也只是完成了生产线、仓库的智能化升级,物流的智能化还没有开始。王敏其说,仅这一个厂区,要彻底完成智能化改造,还需要再投一个多亿,而他计划利用十年时间,花十亿元把三个厂区全部完成智能化改造。
十个亿就是要把十年的全部利润都放进去!这份向死而生的创新决心来自于形势所逼。五洋纺机成立于1986年,是个传统的纺织服装设备机械企业。“我到美国、欧洲考察学习了一圈,最后得出一条结论:传统制造企业要想赢得未来,必须从制造向智造迈进。”王敏其说。
如今的五洋纺机已经逐步褪去了传统制造业外衣,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新企业。它不仅在行业内第一个实施了智能车间改造,使其能够制造出国际先进水平的纺织机械,产品利润率大幅提升,而且每年都有两到三项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新产品投放市场,成为全球双针床经编机的领跑者。
常州提出打造全国一流智造名城,五洋纺机只是众多“智造”故事的一个。